找到相关内容104篇,用时7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莲宗诸祖生平与思想(2)

    研究诘问,精寻奥义,圆觉全经的大旨,了然于胸。又依慧岸法师听讲法相宗,深得妙要。后于遍空法师座下,听讲《法华经》、《首楞严经》、《金刚经》等大乘经典,圆解顿开,对于性相二宗,以及三观十乘的奥旨,了无滞碍...丈夫焉。"语重心长,披诚相待。   从以上大师三种思想的阐述中,我们可鲜明地感受到彻悟大师的净土思想特色,有净宗深切的虔信胸怀,有禅宗痛快淋漓的宗风,有教下剖切详明的圆解,其行解真实,瑞应超卓,不愧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1162467.html
  • 谈心之回归

    有了正信圆解在心,当宜称性起修,不可执理废事,行解相应,方得圆满。我们虽然本具佛之性德,但要靠修德有功,性德方得显现。否则,说食难饱,画饼难以充饥;也是终日数他宝,自无半钱分;是则名为真可怜悯!那如何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01862541.html
  • 《宗镜录》妙旨

    天台圆教起圆解,一心具十法界,不待能所生,亦无前后际。只一念是十界,只十界是一念。一切时、一切处、一切法。念念中体常圆满,尘沙万德,不欠少一分。总览法界,在一念心头。亦不见有凡圣取舍,分别妄念悉尽也。...

    冯树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72363836.html
  • 周叔迦:八宗概要(4)

    下根劣器所能企及,而其判教的目的是在于弭争,使不同的主张各各有其地位,兼带可以使圆宗学人总摄名种不同的见解而归于圆解。贤首宗判教的五教是小教、大乘始教、大乘终教、顿教、圆教。小教是小乘教;始教、终教、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04664553.html
  • 太虚大师三教关系论与人间佛教

    乏,故有“人生佛   教”之集说。   人生佛教的原理在于以改善净化现实人生为基础,从实践人乘行果,到圆解佛法真理,引发菩提心,学修菩萨行,即人即菩萨而进至于成佛。为什么说...

    许颖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30065149.html
  • 金刚经札记(3)

    本来面目。这也显示了“先悟后修”的次第,也是所谓的“修行以圆解为急务”的道理。这段发起经文,呈露了佛陀究竟后的本地风光,身处“五浊恶世”而处处安闲自若地游化诸方,真是当空日月不住空、出水莲花不着水啊!...

    曲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2365509.html
  • 契入真理之境的智慧(1)

    大乘经典,因听闻大乘佛法有助于其修一心三观.由此内,外之修,行人圆信转明,十信心坚固.在第三品的"说法品位",行人在能圆解三谛的基础上,起誓愿欲众生皆得了知佛法,因此开始说法利生.在第四品的"兼行六度"...

    沈海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90767302.html
  • 契入真理之境的智慧(2)

    其三谛三观之圆融.五品弟子智虽属圆教初阶,但已能一心而观诸法即空,即假,即中,并开始自利利他.六根清净智则不仅圆解三谛,力修圆行,且证入圆位.也就是说,六根清净即是圆教铁轮十信位,其果位相当于别教三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90867303.html
  • 隋唐初期禅观对西方净土法门的影响(下)

    了诸色,于一念中,圆解成就,不 加功力任运分明,正信坚固无能移动,此名深信随喜心,即初品弟子位也。文中接著提到其出处: (分别功德品)云:“其有众生闻佛寿长远,乃至能生一念信解,所得功德... 五品——心观无碍 ——正修六度故智者自己所证的“五品弟子位”即是“五品位”中的“初品弟子位”,也即是一心三观中逼了诸色,圆解成就而能正信坚定不动摇,故亦名“深信随喜心”。 “五品位”的...

    道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13568247.html
  • 如实了知天台一乘圆顿

    —即与法华之“微妙方便”无二无别。诸天及人,声闻缘觉,事度菩萨,渐修大士(三根)充满世间,数等河沙——尽思度量不能知觉。唯佛与佛乃能究尽。圆信圆解方能造修。知礼虽是钝根,滥沾圆教,不离当念,愿达彼方,...

    沈仁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85470749.html